> 文章列表 > 古代的各个年龄阶段称呼是什么

古代的各个年龄阶段称呼是什么

古代的各个年龄阶段称呼是什么

古代汉语词汇中,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有专门的称谓,这些称谓通常既形象又富有诗意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年龄段的称谓:

婴儿期

襁褓 :未满周岁的婴儿。

赤子 :也是指未满周岁的婴儿。

汤饼之期 :婴儿出生三日,设宴招待亲友的日子。

幼年期

孩提 :2至3岁的儿童。

垂髫 :3至7岁的女孩和8岁的男孩,头发自然下垂。

始龀 :男孩8岁,女孩7岁,此时开始换牙。

总角 :8至14岁的少年,头发扎成两个角形。

儿童期

黄口 :10岁以下的儿童。

舞勺之年 :13至15岁的男孩。

舞象之年 :15至20岁的男孩。

金钗之年 :女子12岁。

豆蔻年华 :女子13至14岁。

及笄之年 :女子15岁,此时开始束发。

青少年期

弱冠 :男子20岁。

束发 :通常指15岁以上的男子,开始束发为髫。

志学之年 :也是指15岁的男子,开始接受正规教育。

成年期

而立之年 :男子30岁,表示成熟稳重。

不惑之年 :男子40岁,表示没有疑惑。

知命之年 :男子50岁,表示明白天命。

花甲之年 :男子60岁,头发开始变白,象征长寿。

古稀之年 :男子70岁,表示稀有之年。

老年期

耄耋之年 :80至90岁的老人。

鲐背之年 :90岁的老人,背上生有类似鲐鱼的斑纹。

期颐之年 :100岁的老人,表示期待长寿。

这些称谓反映了古人对生命不同阶段的细致观察和美好祝愿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一览表

古代各年龄段的叫法有哪些?

女人古代年龄称谓大全